拓培猎头网_知名的广州猎头公司
拓培茂名猎头网_茂名猎头公司导航菜单
图片
图片
文章正文
中国化工行业已到十字路口?
   2018-04-19 17:02:26    文字:【】【】【
随着16年后的价格反弹,我国化工行业已走出了持续多年的低谷。以最能反映盈利的价差衡量,我们统计的35种产品大多数都已回到高位,超过半数还创出了历史新高。甚至如MDI、维生素等海外厂商控制力很强、历史价格稳定的产品也大幅暴涨,体现出全球产能增速都正在趋势性放缓。相应我国企业盈利预计也会长期维持高位,给产业升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果说过去20年化工行业的主旋律是上产能、扩规模,那么未来最大的方向就是投研发、补短板。在这关键的历史十字路口,企业如何选择也就决定了我国化工产业未来是在旧秩序中沉沦,还是在新秩序中崛起。回顾历史,所有大企业的成长本质上都是顺势而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现在新旧动能转化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风口,未来能够抓住这个大趋势,全力投入产业升级的企业,就如同在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会迎来一轮新的高速成长期,并最终有望成长为世界级化工企业。  

新建产能标准大幅提升

  从近期获批的化工新投产项目看,呈现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都代表了所在行业全球最顶尖水平,不但装置规模是世界级,设计理念也领先全球。以炼化为例,浙江石化是全球首个按照4000万吨一次性统筹规划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高达1400亿元,不但原油适应性强,还充分体现了最先进的“分子炼油”理念,对各类原料能做到吃干榨净、物尽其用,下游也都是配套还大量依赖进口的高端石化产品。中游化工的代表万华化学,八角项目两期总投资280亿元,占地11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后将从最上游的煤油气盐一直做到最下游的聚醚、水性涂料、SAP等终端产品,其高度一体化程度很类似BASF。其他如卫星石化百万吨级乙烷裂解+丙烷脱氢项目,鲁西化工大型煤化工基地也都堪称世界级工厂。这样的规模本身就是巨大的壁垒,未来除非是龙头企业,否则很难有实力去做这样体量的产能扩张,因此行业增量会迅速向巨头集中,格局也将趋向于寡头垄断。

  4  后发国家扩产空间有限

  展望未来,发达国家化工产业空心化的大方向还是很难逆转,我国从人力储备到环境容量也不支持继续大规模扩张,主要增长潜力就来自更为后发的国家。毕竟二战后,全球化工产业大的格局就是从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最初的德日,到四小龙,再到中国大陆。谁能接棒中国,就成为未来是否还有新一轮产能增长的关键。但大国兴衰,自有定数,我国工业化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个战略机遇期本质上是可遇而不可求。更何况现在大化工正在走向巨型基地化,投产门槛越来越高,智能化改造也在削弱追赶国的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因此我国判断化工产业转移至我国后,就将进入一个长期的断点,其他后发国家再承接的空间会很有限。

  4.1  全球产业转移的核心逻辑

  二战后历次产业转移的核心逻辑在于三点:1.冷战期间美国为了对抗苏联,对其周边地区,如西欧、日韩、中国台湾等实行了不对称合作战略,即开放自身市场,并转移资金技术,扶植其产业崛起。随着70年代末中美建交,我国也拿到了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的“船票”,才有了对外开放的可能;2. 随着科技进步,产业分工日益复杂,主要工业国受限于人口无法覆盖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只能被迫不断向海外转移低端产业;3. 70年代确立了石油美元体系,美元进入信用本位,不得不透支高消费来向全球输出流动性,这也给了出口导向型国家带来巨大外需市场。可以说过去30年正是上述各种外部合力造就了全球化和产业转移大潮,我国也成为其中最大的赢家。

  4.2  中国工业化奇迹难以复制

  展望未来,上述各种产业转移的基础逻辑都在破坏,后发国家工业化的难度大幅提升。首先,金融危机后美国消费、全球生产的共生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新任美国政府也在大力推进海外资金和制造业回流,并不断挑起贸易战。一旦美国不再刷卡,后发国家就很难再赚取足够资金完成工业化的初始积累。其次,我国有14亿人口,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总和,足以覆盖现有全部产业分工,就像一个只进不出的黑洞,拥有持续承载产业转移的空间。最关键的是,我国在成立之初打赢了一系列立国之战,奠定了军事强国和联合国五常的地位,这才有其后美苏向我国大规模成系统的输出技术,帮我们建立起后发国家中唯一的完整工业体系。以尿素为例,50年代我们通过引进苏联5万吨装置实现了从0到1的飞跃,70年代又引进美国30万吨装置完成了产能升级,技术水平远超其他发展中国家。正是这种优势,才使得我们能在欧美去工业化浪潮中承接了大部分产能转移。

浏览 (667)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carmen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