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神速强化AI优秀人才聚集
近日,微软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16日落户上海。继美国西雅图、德国慕尼黑之后,昨天宣布落地张江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是微软亚太首家、全球第三家。该实验室选址上海张江科学城人工智能岛,总面积2800平方米,计划于2019年4月正式开始运营。该实验室是微软为助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创新研发和产业化而专门设立的全球性研发机构,旨在推动制造、零售、医疗、金融、公共事务等行业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应用。
几乎同时,1月17日,IBM上海总部及研发大楼启用仪式暨IBM大中华区客户中心(上海)落成典礼在沪举行。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17日迎来首家企业——IBM入驻,这意味着其正式“开岛”。张江人工智能岛将成为未来上海浦东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一个标杆,IBM是在岛上开张的第一个项目,后续还有阿里巴巴上海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陆续开张。
两大国际科技巨头“前后脚”的大动作,透露出浦东新区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深度:厚植技术研发优势,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人工智能未来实验室,引入国内外科研院所和科技巨头建立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生态圈。
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位于张江科学城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占地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外有国家级科研设施、科研院校集群;内设开放式实验室、体验中心和大面积的共享空间。未来,张江将以人工智能岛为主轴,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VR/AR等数字产业项目在张江中区的集聚,将技术和应用扩散至整个张江科学城,与其他产业交叉融合,计划通过数年时间,使其数字产业规模由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攀升至3000亿元。张江科学城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智能企业核心技术和产品,将率先应用在张江人工智能岛,让“岛上居民”的办公、研发、生活更智能、更便捷、更愉快。未来,张江还将以人工智能岛为主轴,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产业项目在张江中区集聚,将技术和应用扩散至整个科学城,与其他产业交叉融合。其有望成为上海人工智能企业最密集、类型最丰富、产业人才最集聚的地方。
上海此前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根据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围绕人才队伍、数据资源、技术创新、空间生态、资本力量五大发展要素推出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标志着上海在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形成更加精准、更具特色、更可持续的政策体系,打造人工智能发展的优质生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在集聚高端人才方面,上海将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人才和核心团队纳入本市“人才高峰工程”,并以“一人一策”的方式,为人工智能人才在上海的创新创业、工作生活等提供保障措施,配置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事业发展平台。
1、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人才高峰,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和核心团队纳入本市人才高峰工程,配置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事业发展平台,完善工作体制和社会保障。
2、支持本地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合作开设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所,建立人才实训基地,提高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精准度。
3、加强本市人才相关政策的覆盖适用,集聚人工智能领域各类优秀人才。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选拨力度。
4、支持本市人工智能领域重点机构引进各类优秀人才,鼓励各区因地制宜、自主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在本区的生活、就业等保障举措。
5、设立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论证和评估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战略问题研究和重大决策咨询。
二是在数据开放和应用落地方面,上海将进一步深化政务、教育、医疗、旅游等重点领域数据开放,完善交通运输、商贸服务、现代农业等应用场景供给,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本市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海量数据的开放和规模应用场景的落地,将有助于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标杆企业。
三是在资本支持方面,上海将人工智能纳入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千亿规模的人工智能发展基金,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本和金融支持。此外,上海还进一步鼓励企业参与制订人工智能相关标准、安全等制度规范。未来上海将建设60个左右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和10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打造3-4个人工智能特色小镇和5个人工智能特色示范园区,设立千亿规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
《上海市推进“智城计划”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城市级应用场景构建,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标杆,带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到2020年,打造6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形成60个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全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考虑到产业地图已将集成电路、机器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新能源智能汽车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三大融合性数字产业标注清楚,未来不排除会有类似“智城计划”的方案持续推出,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向重点区域集聚。
人工智能产业呈现“人形分布、多点联动”的特点,其中,拥有北杨人工智能小镇的徐汇区发力智能医疗、智能芯片设计、智能安防;拥有G60科创走廊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的松江区发力智能制造、类脑智能;拥有紫竹高新区、南桥科技城的闵行区发力智能识别、智能医疗。各个区域已在发力,徐汇区此前发布《徐汇区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扶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据悉,已有不少知名人工智能企业在徐汇区布局,其中既有腾讯、网易、小米等互联网巨头,微软、亚马逊AWS、安谋(ARM)等国际领军企业,也有商汤科技、依图科技、联影智能等创新型企业。
人工智能是推动浦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目前,浦东人工智能取得了高速发展,已集聚起上百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和机构,七牛云等一批快速成长的科创企业不断涌现,基本形成了从底层数据基础、算法核心技术到全行业赋能应用的全生态体系。为了厚植技术研发优势,浦东正在从建设具有国际水准标杆意义的人工智能未来实验室、引进国内外科研院所和科技巨头建立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这两大方面积极展开布局:一方面,加强前瞻性研究,集聚世界一流科学家、学者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脑科学、基础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实现高端引领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开放创新平台,鼓励产学研合作,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人工智能生态圈。
上海市人工智能企业约397家,其中,产业类203家、技术类112家和应用类82家。从地区分布来看,2019年人工智能企业分区占比前十分别是浦东新区、徐汇区、长宁区、闵行区、杨浦区、黄浦区、静安区和嘉定区。其中浦东新区占比超三成。如,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人脸识别技术已应用于多个国家级会议和赛事的安保工作;又比如,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瞄准智能芯片,与华为公司展开人工智能手机芯片的合作;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致力推动人工智能对智慧城市、汽车、零售等行业的技术升级等等。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发挥科研人才优势,重点推进脑科学、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并利用智能制造、交通物流等广泛应用场景,实现技术和应用示范双重突破。从业人数全国占比12.1%,2017年投融资额155.8亿元,全国占比30.0%。上海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上海市独有的创新资源。小编从上海市人工智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功能平台和协会联盟分析了上海人工智能创新资源的发展现状。从高等院校来看,上海人工智能高等院校只要有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等。
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发展头雁效果越来越明显,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在智慧金融、大健康和智慧城区建设等领域影响逐步扩大,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已成大势所趋。
几乎同时,1月17日,IBM上海总部及研发大楼启用仪式暨IBM大中华区客户中心(上海)落成典礼在沪举行。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17日迎来首家企业——IBM入驻,这意味着其正式“开岛”。张江人工智能岛将成为未来上海浦东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一个标杆,IBM是在岛上开张的第一个项目,后续还有阿里巴巴上海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陆续开张。
两大国际科技巨头“前后脚”的大动作,透露出浦东新区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深度:厚植技术研发优势,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人工智能未来实验室,引入国内外科研院所和科技巨头建立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生态圈。
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位于张江科学城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占地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外有国家级科研设施、科研院校集群;内设开放式实验室、体验中心和大面积的共享空间。未来,张江将以人工智能岛为主轴,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VR/AR等数字产业项目在张江中区的集聚,将技术和应用扩散至整个张江科学城,与其他产业交叉融合,计划通过数年时间,使其数字产业规模由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攀升至3000亿元。张江科学城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智能企业核心技术和产品,将率先应用在张江人工智能岛,让“岛上居民”的办公、研发、生活更智能、更便捷、更愉快。未来,张江还将以人工智能岛为主轴,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产业项目在张江中区集聚,将技术和应用扩散至整个科学城,与其他产业交叉融合。其有望成为上海人工智能企业最密集、类型最丰富、产业人才最集聚的地方。
上海此前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根据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围绕人才队伍、数据资源、技术创新、空间生态、资本力量五大发展要素推出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标志着上海在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形成更加精准、更具特色、更可持续的政策体系,打造人工智能发展的优质生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在集聚高端人才方面,上海将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人才和核心团队纳入本市“人才高峰工程”,并以“一人一策”的方式,为人工智能人才在上海的创新创业、工作生活等提供保障措施,配置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事业发展平台。
1、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人才高峰,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和核心团队纳入本市人才高峰工程,配置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事业发展平台,完善工作体制和社会保障。
2、支持本地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合作开设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所,建立人才实训基地,提高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精准度。
3、加强本市人才相关政策的覆盖适用,集聚人工智能领域各类优秀人才。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选拨力度。
4、支持本市人工智能领域重点机构引进各类优秀人才,鼓励各区因地制宜、自主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在本区的生活、就业等保障举措。
5、设立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论证和评估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战略问题研究和重大决策咨询。
二是在数据开放和应用落地方面,上海将进一步深化政务、教育、医疗、旅游等重点领域数据开放,完善交通运输、商贸服务、现代农业等应用场景供给,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本市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海量数据的开放和规模应用场景的落地,将有助于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标杆企业。
三是在资本支持方面,上海将人工智能纳入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千亿规模的人工智能发展基金,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本和金融支持。此外,上海还进一步鼓励企业参与制订人工智能相关标准、安全等制度规范。未来上海将建设60个左右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和10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打造3-4个人工智能特色小镇和5个人工智能特色示范园区,设立千亿规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
《上海市推进“智城计划”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城市级应用场景构建,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标杆,带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到2020年,打造6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形成60个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全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考虑到产业地图已将集成电路、机器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新能源智能汽车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三大融合性数字产业标注清楚,未来不排除会有类似“智城计划”的方案持续推出,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向重点区域集聚。
人工智能产业呈现“人形分布、多点联动”的特点,其中,拥有北杨人工智能小镇的徐汇区发力智能医疗、智能芯片设计、智能安防;拥有G60科创走廊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的松江区发力智能制造、类脑智能;拥有紫竹高新区、南桥科技城的闵行区发力智能识别、智能医疗。各个区域已在发力,徐汇区此前发布《徐汇区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扶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据悉,已有不少知名人工智能企业在徐汇区布局,其中既有腾讯、网易、小米等互联网巨头,微软、亚马逊AWS、安谋(ARM)等国际领军企业,也有商汤科技、依图科技、联影智能等创新型企业。
人工智能是推动浦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目前,浦东人工智能取得了高速发展,已集聚起上百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和机构,七牛云等一批快速成长的科创企业不断涌现,基本形成了从底层数据基础、算法核心技术到全行业赋能应用的全生态体系。为了厚植技术研发优势,浦东正在从建设具有国际水准标杆意义的人工智能未来实验室、引进国内外科研院所和科技巨头建立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这两大方面积极展开布局:一方面,加强前瞻性研究,集聚世界一流科学家、学者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脑科学、基础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实现高端引领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开放创新平台,鼓励产学研合作,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人工智能生态圈。
上海市人工智能企业约397家,其中,产业类203家、技术类112家和应用类82家。从地区分布来看,2019年人工智能企业分区占比前十分别是浦东新区、徐汇区、长宁区、闵行区、杨浦区、黄浦区、静安区和嘉定区。其中浦东新区占比超三成。如,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人脸识别技术已应用于多个国家级会议和赛事的安保工作;又比如,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瞄准智能芯片,与华为公司展开人工智能手机芯片的合作;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致力推动人工智能对智慧城市、汽车、零售等行业的技术升级等等。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发挥科研人才优势,重点推进脑科学、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并利用智能制造、交通物流等广泛应用场景,实现技术和应用示范双重突破。从业人数全国占比12.1%,2017年投融资额155.8亿元,全国占比30.0%。上海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上海市独有的创新资源。小编从上海市人工智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功能平台和协会联盟分析了上海人工智能创新资源的发展现状。从高等院校来看,上海人工智能高等院校只要有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等。
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发展头雁效果越来越明显,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在智慧金融、大健康和智慧城区建设等领域影响逐步扩大,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已成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