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黄埔区第一届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暨中国共产党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工作委员会2020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黄埔区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代表区委、党工委向大会作报告。黄埔区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黄埔区区长陈勇就经济工作作专题讲话。
2019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再创佳绩。该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02亿元,增长8.6%,增速创6年来新高;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5项经济指标居全市第一。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营商环境指数、上市企业数量、发明专利授权量、财税总收入位居全国开发区第一。
回顾2019年:“实力黄埔”改革厚积薄发
2019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多项指数居全市乃至全国开发区第一。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02亿元,增长8.6%,增速创6年来新高;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9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98亿元,进口总额1601亿元,出口总额128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8亿美元,五项指数居全市第一;财税总收入1168亿元,增长11%。科技创新能力、营商环境指数、上市企业数量、发明专利授权量、财税总收入位居全国开发区第一,彰显“实力黄埔”。
2019年,该区“12345”审批模式得到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通报推广,在北上广深四个特大城市中成立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局,率先在全省设立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单独设置知识产权局,政策兑现、知识产权证券化、“秒批”等3项改革举措在全省推广,“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入围“2019中国改革年度优秀案例”,在全国率先出台落实国发11号文的打造“7个新高地”举措,凸显“开放黄埔”。
2019年,科学城“双创”示范基地连续2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广州高新区从2017年的全国第12名跃升至第7名。落实“民营及中小企业18条”,统筹3个百亿发展基金,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60亿元进驻科学城,科技部遴选瞪羚企业总数连续5年位列全国高新区前4,“黄埔一号”卫星载荷成功发射,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标注“创新黄埔”。
2019年,该区初步形成“智谷氢谷药谷美谷纳米谷”五谷丰登产业发展新局面,引进阿斯利康、西门子等优质项目164个,投资总额达3000亿元,荣获联合国“2019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开展4次集中动工活动307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攻城拔寨重点项目148个,在全省率先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推进建设全省首个面向5G技术的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示范区,集聚区块链企业超300家位列全国第一方阵,成就“质量黄埔”。
2019年,该区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创新“快拆、快批、快建”工作机制,“三旧”改造工作连续三年在全市考核中排名第一;试点开展“五治同创、阳光村居”治理创新,洋田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开通全球首条5G公交运营线路,开通地铁21号线,知识城南方医院、广医妇女儿童医院等8个医院加快建设,新开办北师大广实高中部等中小学、幼儿园21所,黄埔马拉松成为全民文体盛事,跑出“幸福黄埔”。
展望2020:“北中南”绘就一张蓝图
报告指出,2020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主要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记者从会上获悉,该区将推动防疫与发展、经济与民生、生产与生活融合并进,以扎实有力的“双统筹”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2020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将坚持设施互通、产业互联、景观互融,由北向南串联成线、以点带面,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加速北部牵引,以知识城为带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全力推进知识城总规报批工作,高起点规划布局“一核两心三区”,加快推进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区、大科学装置启动区、科教创新区、生物安全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创建世界级生物制药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园、国际数字枢纽,全力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聚焦中部建带,以科学城为支撑,打造世界领先的中国智造中心。高标准布局“一核两轴三区”,形成向西融入广州主城、向东辐射珠江东岸地区的带状枢纽。加快建设翟洞智能制造产业园,全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承载区,加快建设穗港合作重大平台,推动建设京广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快建设穗港、穗澳青年合作平台,打造穗港合作新标杆。
推动南部成链,以黄埔港为重点,提升珠江滨江黄金岸线,打造服务“一带一路”的新贸易创新中心。优化鱼珠片区空间规划,加快推进沿珠江岸线升级改造,构建数字经济生态圈。生物岛依托生物岛实验室,组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链条全程贯通的生物安全研发平台,打造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和生物安全研发中心。长洲岛深入推进珠江国际慢岛建设,提高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发展质量,加快建设隆平院士港,打造现代农业科技“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