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响礼炮过后,荔湾区大坦沙岛河沙村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开始拆卸,广州又一条城中村启动更新改造,这也是全市首个探索成片连片改造的项目。近年来,广州致力以城市更新工作为突破口,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完善顶层设计解题“老城市新活力”。
近日,广州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和《广州市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为开展新一轮城市更新工作导航,推动全市实现高品质、高质量发展。
就在河沙村开拆当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等机构,集中召开了深化城市更新推进高质量发展通气会,梳理了广州构建“1+1+N”城市更新政策体系,以及启动新一轮城市更新工作的特色亮点。
亮点一
突出产业导入,促进产城融合
新一轮城市更新不是新一轮房地产运动,广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在通气会上表示,本轮工作更加突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城融合;同时,还将注重打造高品质人居环境,补齐公建配套和基础设施配套短板;强调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坚持用“绣花”功夫修复风貌、织补功能,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努力。
特别对全面构建“1+1+N”政策体系,意味着接下来广州将对城市更新采取更多“硬核”举措。其中,两个“1”分别指《实施意见》与《工作方案》,“N”则指多个配套的具体实施细则。《实施意见》提出了多项国土规划措施,形成以调整重构为主、结构性拓展为辅的空间发展模式,实现价值空间的释放;《工作方案》对城市更新项目进行了高瞻远瞩的谋划,同时,明确了中期目标,制定了近期实施计划。
城市更新是广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新一轮城市更新将秉承计划统筹有序发展的原则,通过系统谋划制定三年实施计划、五年行动方案和十年改造规划,循序渐进地落实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时制定城市更新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有序控制城市更新住房供应节奏,促使一、二级土地供应市场相协调,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未来,在不断完善“1+1+N”政策体系过程中,广州还将出台多个配套指引,如目前正在酝酿中的《广州市城市更新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操作指引》(下称《操作指引》)、《广州市城市更新单元设施配建指引》、《广州市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报批指引》等。其中,《操作指引》划定了三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圈层,明确了不同圈层城市更新单元产业建设量占总建设量的最低比例要求,如规定第一圈层产业导入与总建设量比例为60∶40。
《操作指引》是广州市乃至全国首次针对城市更新提出产业建设量占总建设量的最低比例要求。参考国际城市的先进经验,广州将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吸引高端产业向中心城区聚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和人口布局,增加产业空间供给,推动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目标。
亮点二
补齐民生短板,提高资源配置
今年,在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已成为自上而下坚决推动的一项民生大事。2020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广州要高水平推进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成片连片推进“三旧”改造,推动100个以上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截至今年8月底,广州已完成老旧小区微改造新开工78个、完工59个。
“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贯穿在广州的更新改造工作中,新一轮城市更新再次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满足老城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落脚点。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更新作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突破口,升级后的政策体系将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建立城市更新“一张图”,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补足民生短板,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优化高能级城乡功能结构布局。
自2019年年初,广州开始统筹推进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一年多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0年1-7月,全市共盘活存量用地约19平方公里,新增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2.6万个,新增绿化面积136万平方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深度融合。
本轮城市更新工作在统筹城中村改造与住房保障工作中,鼓励在复建区建设租赁性住房,在融资区配建一定比例的人才公寓、共有产权房等政策性住房,保障城市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留住人才的同时,还将以高标准配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近年来,广州积极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新城区延伸——花都区中山大学仁济医院、黄埔区南方医院中新知识城、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等纷纷成立,“一主、一副、五分、网络化”的医疗设施总体布局加速形成。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未来,随着城市更新工作的深入推进,广州也将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空间供给与服务水平。将结合城市更新工作,在综合考虑城中村改造后人口规模和开发强度等因素后,重点研究城中村改造医疗卫生设施布点,广州计划编制新一轮卫生服务设施布局规划。
亮点三
优化空间格局,加快项目审批
为贯彻市委全会关于深化城市更新工作的指示,广州提出“2025年前先行推进重点地区更新、2030年前全面推进城市集中建成区更新、2035年前推进全域存量用地系统更新”的总体目标。将摒弃过往“先发展,后规划”的低效工作模式,依照“规划统筹、分类指导、连片策划、精准施策”的原则,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完善城市更新规划机制。
根据《实施意见》“规划统筹,全面提质”的总体思路,广州将以城市发展战略为指引,设定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目标和重点,建设详细规划控指标、定功能的规划管控传导机制。城市更新单元作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单元的一种类型,以低效存量用地再开发利用为主,广州把城市更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目前,广州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已明确“单元详细规划+地块详细规划”分层编制和刚弹结合分级审批的管控体系,并将此作为更新项目实施的法定依据。通过实施规划引领、资源保障、循序渐进,保障城市有机更新的可实施性。在具体实施方面,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围绕城市空间总体战略,明确存量用地的规划目标、实施策略;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传导上层次更新目标,细化落实更新策略,科学划定城市更新单元。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将结合旧村改造推进计划,以区内统筹平衡、成片连片推进改造为目标,划定城市更新单元。同时,做好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尤其是地铁、主干路网、学校和医院等。此外,在推进城市更新详细规划编制中,广州引入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和名家大师共同参与,以高水平的城市设计方案提高规划编制水平,突出地方特色、打造精品项目。
此外,针对目前城市更新项目审批环节多、流程长、编审机制有待优化等问题。《实施意见》提出了两大创新举措:其一是上述提到的分层编制和刚弹结合分级审批的管控体系,单元总建设量等刚性指标由市政府审批,确保全市规划“一盘棋”。同时,因项目需要,具体地块指标等弹性指标优化可由区政府审批,精简审批环节,实现放权强区。
其二是在优化详细规划修改必要性论证环节中,对纳入三年实施计划和五年行动方案的,或市委、市政府部署推进的项目,修改必要性论证内容可纳入详细规划的修改方案中一并公示和报批;对于片区策划方案、详细规划修改方案和实施方案推行同步编制、统一编制。广州通过出台提高编制审批效率的政策组合拳,进一步缩减编审时长,为城市更新提速。
亮点四
注重传承保护,唤醒老城活力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以永庆坊为典型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已成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抓手,通过基础设施改造、产业导入、修复活化等“绣花”功夫,展现广州城市特色,焕发城市新精神。强化城市风貌管控,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高价值历史文脉,也是新一轮深化城市更新工作的题中之义。
城市更新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广州将通过多元化的城市更新手段促进高效能社会协同治理。在《广州市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更新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的工作指引》中,明确了城市更新工作应始终把历史文化保护放在第一位,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格局和风貌,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审批程序。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广州深入推进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利用创新、人居环境提升协同互进,致力传承岭南文化、突出地方特色。
在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广州创新“三位一体”改造模式,走出了街区活化“新路径”。从“保护规划—实施方案—建筑设计”的全流程角度出发,突出“留人、留形、留神韵”,力求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城市风貌。永庆坊首期工程新增社区公共空间9000平方米,引进不同类型业态的商户42户,月均人流量高达约20万人次。
通过印发《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关于在城市更新中切实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的通知》,相关部门要求全市各区加强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的评估论证,确保不破坏地形地貌、不拆除历史遗存、不砍伐老树。针对保护修复类的旧村庄,应保护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和活化利用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工场作坊遗址遗迹古驿道等。
坚持城市更新过程中历史文化传承,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惠民利民、鼓励创新的原则,广州极力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持、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格局和风貌。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郎慧
【通讯员】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