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能把‘非遗’文化蜡染刺绣介绍得生动形象,吸引了不少粉丝。”贵州毕节织金县的苗族贫困“绣娘”杨雪雪,今年4月6日开通直播账号。这是广州激活网络扶贫乘数效应的一个缩影。蜡染苗绣成为“指尖芭蕾”,远方的游客“云”游山水间,“菜园子”跟着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转起来……在贵州毕节、黔南两地的脱贫攻坚大考中,广州正以“互联网+”改变着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打通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最后一公里”。
精准发力借助新渠道新模式无缝对接
今年以来,市委网信办通过引导今日头条、三七互娱、UC、YY、虎牙、酷狗、百果园、荔枝、趣丸、花生日记等10家广州互联网企业与贫困地区开展网络扶贫结对帮扶项目,有效发挥互联网经济在贫困地区资源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作用,与实体经济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推动毕节、黔南实现“互联网+”模式创新。
撬动市场,让黔货“火起来”。脱贫攻坚中投入的产能需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回报。借助新渠道新模式,产品与市场、供给与需求能够无缝对接,地道黔货一改“有质量无数量、有品质没品牌”的旧面貌。在贵州主场的全网直播中,广州资深美食家现场从解码烹饪方法入手,推广贵州的地道食材;跟着淘宝、快手、抖音的主播,观看人数累计超过9260万人次。人们记住了纳雍“滚山鸡”、威宁小土豆、茂源鸡蛋和朱昌镇“水果萝卜”……
打通供需,让就业“动起来”。借助“云端”信息服务帮扶,市委网信办为就业扶贫畅通信息渠道、拓展服务维度、整合各方资源。珠三角就业岗位信息与毕节“就业云”平台实时互通,每天同步就业岗位逾10万个;通过成立织金苗绣、蜡染合作社带动3000名苗族绣娘在家门口就业;凭借远程见工网点,开展对口扶贫的远程招聘。就业信息化水平提高了,贫困群众被精准组织起来。
疫情重创文旅行业,但广州互联网企业借助文旅产品创新供给,远方游客可“云”端欣赏魅力山水,并与线下实体旅游互动融合。游客扫一扫景区的二维码,便能闻声识风景,深度沉浸于一方风土人情;扫一扫明信片的二维码,游客便能把旅途中的所思所想录制于其中,寄送给远方的亲朋好友……荔枝APP打造“声态链”,虎牙聚焦旅游轻综艺,策划户外真人秀旅游轻综艺直播节目,绘制黔南州旅游景点地图,共创情景交融的“诗与远方”。酷狗打造“直播+”文旅专线,让世界邂逅贵州文化和美景,多平台累计观看量超过6320万人次。
跨界融合
科技助力非遗“活起来”
苗族蜡染刺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织金苗族蜡染刺绣则是非遗代表性项目中的优秀实践案例,素有“世界上最精细的蜡染”“指尖上的芭蕾”的美誉。在织金,大多数苗族妇女都会蜡染刺绣。然而在过去,蜡染刺绣没有形成产业,多数绣娘无法以此谋生。如何借助跨界资源重塑价值,帮助贵州非遗绣娘们乘着“网红电商直播”风口飞起来,让“民族的”真正成为“世界的”?
从2017年底开始,广州互联网企业以技术赋能、激发其内驱力的模式,为当地培育人才,建设内生发展模块项目,以真实而有温度的内容场景传播当地人文、非遗文化,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非遗产业发展,并一定程度解决就近就业,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发展。参与帮扶织金的唯品会,依托其旗下专注于非遗活化和传承的电商公益平台“唯爱工坊”,对织金蜡染、刺绣等非遗手工艺开展行业指导、人才培养和联合品牌重塑,织金蜡染刺绣逐渐成为广受青睐的时尚消费品,形成“产、学、研、售、秀”的系列帮扶。自2019年11月开始,在欢聚集团YY直播的帮扶下,贵州毕节织金县的苗族贫困绣娘们开始了“直播+非遗”的尝试。绣娘杨雪雪今年4月6日开通了直播账号,每周四在YY直播。“我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直播,通过培训,现在我能把蜡染刺绣的内容介绍得更加生动形象,特别是我加入的弹奏钢琴、演唱歌曲内容,吸引了不少粉丝。”杨雪雪自豪地说,“我直播单次最高成功推介了价值20万元的产品呢。”
“以前每天山上种地,现在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有多少订单。”当“互联网+”的“广州种子”生根发芽,贵州人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变得更足了。目前,毕节市和黔南州共有180.49万人脱贫,14个贫困县摘帽,2666个贫困村出列;两市州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至1.54%、0.68%。
【记者】倪明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