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35条河涌年底将实现河水不黑不臭
近日,广州市水质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始对大塘涌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按上级要求,广州纳入国家住建部和国家环保部黑臭水体整治平台的35条河涌,要在2017年底前消除黑臭。广州市水质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目前监测结果显示,已有6条河涌达到了“不黑不臭”标准。市治水办正全力推进河涌整治工作,力争在2017年内全面实现35条河涌“不黑不臭”。
何为“黑臭”有新标准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简称《指南》),首次明确城市黑臭水体分级评价办法,评价指标包括溶解氧、透明度、氧化还原电位、氨氮等4项指标。据介绍,广州市水务部门对河涌进行样品采集和现场监测,根据《指南》的要求,每条黑臭河涌都根据其长度每200~600米设置一个监测点,每周检测四项水质指标,连续测定6个月,取多个监测点各指标的平均值作为评估依据,系统对比前后水质变化情况,并结合公众调查评议材料等综合判定河涌的黑臭级别。
监测结果倒逼河涌治理
广州市水质监测中心副站长孙雷表示,黑臭河涌往往流经多个街镇,以往的水质监测方法往往会造成街镇“河长”互相推诿扯皮,河涌治理没有具体的量化目标。如今,市水务局在每个街镇河长管辖区域的交界断面都设置了监测断面,通过对每个断面的水质水量进行监测,一条河涌流入和流出街镇时的污染物含量就能够清清楚楚,可以准确掌握每个流经的街镇每天向河涌内排放了多少污染物。
据悉,广州市治水办签订了《广州市黑臭河涌整治工作任务书》、出台了《广州市水环境治理责任追究工作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特别将河长考核结果纳入广州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及广州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孙雷说,黑臭河涌监测发挥的作用一是对河涌整治效果进行判定,二是倒逼河长治好管好自己辖区域内的河涌水环境。河涌监测的数据是具体落实河长制考核的清晰明确的量化指标,市治水办将重点督办污染物排放量位于前列的街镇河长有针对性地消减河涌污染来源,进一步理顺河涌管理机制体制,确保完成整治目标。